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结束,会议确定2015年经济工作的5项主要任务。但其中有关房地产调控、保障性住房的字眼只字未提。虽然未提及房地产调控,但强调要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风险主要涉及高负债率的行业,其中包括房地产行业。会议中提到的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对楼市发展有很好的启示。楼市的高暴利时代已经过去,目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房企采取了众筹等方式,试图寻找新的模式。不过多提房地产调控,并不等于不进行房地产调控,在注重市场化手段的同时,业内倡议建立长效调控机制。早在今年10月,住建部倪虹表示,用市场的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将是下一步调控的主要方向和手段。其给出的信号是,政府做好政府的事,市场发挥经济规律做好市场的事情。外界将之解读为,行政化楼市调控谢幕。
综合业内人士观点认为,不谈调控是一种进步,过去几年,房地产调控虽然有诸多成效,但屡调屡涨,备受诟病。从整体宏观经济来看,房地产行业仍占经济主导地位,但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新常态。楼市整体情况是回暖的,不必过多限制和约束。随着多数地方取消限购,到央行、银监会对房贷政策松绑,新常态经济下,楼市经济的观察视角有了转变,不再是简单的价格打压或者供求平衡思维。
编者按:
从2008年至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年都有房地产的表态。2008年: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2009年: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2010年: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2011年: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2012年: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2013年、2014年经济会议连续两年不提房地产调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