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力地产

视频欣赏

快速通道

购房流程 购房流程 购房流程 购房流程
当前位置:

2015年12月全国楼市动态

1201512月百城住宅均价连续五个月同比、环比双涨

 

中国指数研究院报道,201512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980/平方米,环比上涨0.74%,涨幅较上月扩大0.28个百分点。从涨跌城市个数看,51个城市环比上涨,较上月增加10个;45个城市环比下跌,较上月减少11个;4个城市持平。涨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厦门、宝鸡、深圳、昆山、上海、合肥、苏州、东莞、汕头、武汉。具体来看,厦门、宝鸡、深圳、昆山环比涨幅超过3.00%,跌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三亚、聊城、盐城、乌鲁木齐、福州、绍兴、贵阳、湖州、扬州、长春。其中,三亚、聊城、盐城跌幅超过2.00%

 

同比来看,百城住宅均价较去年同期上涨4.15%,涨幅较上月扩大1.22个百分点。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43个,较上月增加9个。其中,深圳上涨38.65%,仍居首位,涨幅较上月扩大3.90个百分点。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住宅均价为20624/平方米,环比上涨1.14%,涨幅较上月扩大0.15个百分点。十大城市全部环比上涨,其中深圳上涨3.53%,仍居十大城市首位;上海、武汉涨幅在1.00%-3.00%之间;其余七个城市涨幅在0.80%以内,成都上涨0.05%,涨幅最小。

 

河北7个样本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和上月表现相同,61降,环比以上涨为主,排名都比较靠前。保定、石家庄、唐山、廊坊、秦皇岛、衡水6个城市上涨,分别居全国百城第11位、18位、21位、22位、35位、43位。邯郸环比下跌,居第56位。

 

整体来看,12月百城价格指数环比、同比连续第5个月双涨,且涨幅均继续扩大。政策方面,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去库存作为房地产工作的重点,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的住房体制改革,扩大有效需求;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坚持稳健货币政策,营造适宜金融环境等多项策略。供求方面,年度收官之际,供求两端均呈翘尾态势,房企推盘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需求也继续平稳释放。展望未来,随着中央工作会议关于去库存、稳楼市的相关部署在各地逐步落地实施,市场供求关系将得到有力调节,库存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价格方面,百城整体将继续平稳上涨,部分高库存城市房企或将在政府鼓励与政策支持下适度降价;而部分热点城市受需求旺盛及地价高企等因素影响,房价仍有上涨压力。

 

编者按:

据我处商品房备案科数据显示,我市商品住房12月份均价4037/平方米,同比下跌1.3%,环比下跌7.4%

 

2、统计局:10月份房价环比涨幅回落  同比涨跌差异明显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11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变动情况,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27个,环比上涨的有33个,环比持平的城市有10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2.9%,最低为下降0.4%。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49个,同比上涨的城市有21个。11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44.6%,最低为下降5.6%。二手住宅价格变动情况,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16个,环比上涨的城市有40个,环比持平的城市有14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9%,最低为下降0.7%。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37个,同比上涨的有32个,同比持平的有1个。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38.9%,最低为下降9.4%

 

政策效果不断显现,房价环比上涨城市增加,涨幅有所扩大。今年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了包括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公积金政策调整等一系列房地产优惠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其中,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均扩大;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由降转平,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持平。

 

同比房价上涨城市个数继续增加,涨幅持续扩大。城市间房价同比涨跌差异明显。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与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均上涨且涨幅相对较大,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2.41.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8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则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6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与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均下降,但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0.70.5个百分点。

 

3、多项政策助力去库存 楼市成交回暖一线城市领涨

 

中国指数研究院12日发布《2015年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情报》,2015年楼市总体成交量较2014年上涨20.56%。公积金、金融等多重政策推动下,楼市整体已平稳回暖,热点城市住房需求旺盛、财富人群聚集、购买力强的城市改善性需求明显释放,近5个月以来,楼市成交持续回暖。

 

12015楼市政策环境:金融财税政策频出力促消费  市场运行环境日趋宽松

 

2015年房地产政策坚持促消费、去库存的总基调,供需两端宽松政策频出促进市场量价稳步回升,行业运行的政策环境显著改善。从需求端来看,中央多轮降准降息、降首付、减免税费等降低购房成本,推动需求入市;地方政策灵活调整,采取税费减免、财政补贴、取消限购限外等多措施刺激消费。从供应端来看,土地供应控规模、调结构,并加大保障性住房货币化安置,改善市场环境。

 

多轮政策推动下,楼市整体已平稳回暖,热点城市住房需求旺盛、财富人群聚集、购买力强的城市改善性需求明显释放,高端项目热销,房价上涨较快;也有一些城市受政策红利影响,未来发展前景可期,成为购房者选购热点,住房成交表现突出,房价有所上涨;但多数城市对政策反应并不敏感,市场需求仍表现乏力,较高的库存压力下,房价多呈下跌态势。近期,楼市去库存战略再度被提上日程,为楼市释放了新一轮政策信号,未来随着相关财政、货币等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多数城市的库存压力将有所缓解,房价有望止跌企稳。

 

22015楼市交易状况:年度成交量上涨20.56%  一线城市领涨

 

2015年楼市总体成交量较2014年上涨20.56%。公积金、金融等多重政策推动下,楼市整体已平稳回暖,热点城市住房需求旺盛、财富人群聚集、购买力强的城市改善性需求明显释放,近5个月以来,楼市成交持续回暖。

 

成交:一线城市楼市总体成交量相比2014年上涨34%,二线城市楼市总体成交量同比上涨17%,三线城市楼市总体成交量同比亦上涨22%

 

价格:2015年楼市成交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一线城市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全年价格整体上涨,二三线城市则分化明显,其中政策利好的热点二三线城市房价呈上涨态势,而另一部分房地产市场需求前期透支,人口吸附能力较弱的二三线城市则房价有所下降。

 

32016年楼市展望:中央定调化解房地产库存基调下  不同城市房价走势分化

 

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认为,在中央提出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短期内未来政策仍将鼓励住房需求,继续放松货币信贷及财税政策,房贷利息抵个税将是大概率事件;同时也将加快落实户籍改革促进住房消费,鼓励产业地产、养老地产和旅游地产等发展。同时,房地产供应端调节力度将加大,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加大对企业投资方面的政策支持,继续缓解企业融资压力。而长期来看,三四线高库存区域去库存仍有赖于地方政府抓住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机遇,推进多项措施发展产业吸引人口流入和就业保障,进而拉动地产需求。

 

当前,销售持续回暖,市场整体库存压力得到缓解,一线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经济发展良好、人口持续流入,存在需求空间,库存压力较小,房价具有上涨动力;部分二线城市及多数三四线城市依然存在较大库存去化压力,仍需要多种手段助力库存去化,房价存下跌预期,但个别城市具有经济、产业、人口优势,房价仍存上涨空间。

 

4、明年河北楼市不会急增猛降  以平稳为主

 

国家从“3·30新政”开始,一系列楼市刺激政策贯穿全国,再加上今年的数次“双降”、“放宽企业债”、“放开二孩”等一系列利好消息,河北严查违规楼盘,到9月整顿北京周边房地产企业,这一年,“调控”和“严打”成为今年河北楼市的一“松”一“紧”。 在全国去库存的大背景下,河北楼市依旧以去库存为主基调,但河北各地受政策、机遇等因素影响,房价涨势不均衡,北京周边地区涨势较快,例如燕郊,房价数月就能每平方米增加1千多元,但总体呈“回暖”趋势。不过河北楼市仍面临去库存压力,至少将持续至明年上半年。

 

据河北省住宅与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张凤珠介绍,河北省的房价一直具有“不急增猛降”的特点,以石家庄为例,即使在“撤县并区”的重大利好下,也没有出现房价的大幅度涨幅。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河北房市主要靠内需,外地炒房团无法插足,加上河北工资收入低,房子一直叫不上价,导致房价一直较为平缓。一旦进入到“居民收入水平比房价涨得快,房价比GDP涨得快”的良性循环,河北房价才会有所改观。但是目前,河北省企业结构偏重工业,加上现在产业调整,对河北经济冲击也不少。尽管现在正在进行产业调整,但不会立刻看到效果,因此河北房价在短期内不会有大幅提升,但房价上涨的总趋势不变。

 

政策方面,经济压力仍存,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依然较大,未来政策仍有放松可能。决策层针对“化解房地产库存”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去库存方案,明年的楼市政策也将比较明确,一方面二三线城市围绕新市民的落户、购房补贴、契税减免等政策会集中出现,另一方面,与供给端相关的财税政策也会尽快落实。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