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力地产

视频欣赏

快速通道

购房流程 购房流程 购房流程 购房流程
当前位置:

2015年6月全国楼市动态分析

16月百城房价环比涨幅扩大  同比下跌

 

中国指数研究院报道,20156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628/平方米,环比上涨0.56%,跌幅较上月扩大0.11个百分点。有53个城市环比上涨,46个城市环比下跌,1个城市环比持平。与上月相比,本月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增加5个,环比下跌的城市较上月减少6个。涨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深圳、湖州、兰州、保定、昆山、赣州、武汉、聊城、厦门、上海。其中,深圳上涨6.58%。跌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马鞍山、日照、济南、昆明、乌鲁木齐、湛江、菏泽、三亚、宝鸡、徐州。其中,马鞍山跌幅超过2%,居首位。

 

同比来看,本月百城住宅价格同比20146月下跌2.70%,跌幅收窄1.03个百分点。100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住宅价格同比上涨,上涨城市个数与上月持平。其中,深圳上涨13.67%,居首位。另外,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19357/平方米,环比上涨1.09%,涨幅较上月扩大0.10个百分点。同比仍下跌,但跌幅收窄1.51个百分点,至0.82%

 

我省7个样本城市房价214降。保定、廊坊上涨。保定涨幅居百城房价全国第三,廊坊居第20位,邯郸持平,衡、唐、秦、石均下跌,其中衡水居第53位。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决定自20156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同时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意在提振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将进一步充裕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面;其它政策方面,中央及地方继续释放稳定楼市信号,多种方式调整、放松住房公积金政策;供求方面,随着各类政策效应的累积,市场需求继续释放,成交加速回暖,并带动各地供应量持续放大。整体来看,6月楼市延续升温态势,百城价格指数继续上涨,环比涨幅扩大,同比跌幅继续收窄。

 

展望未来,央行年内第三次降息降准,将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推动需求平稳释放、助力市场加速回暖。随着楼市成交回升,一线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库存压力将进一步减轻,房价将延续上涨趋势;而库存水平高的城市仍然面临较大的去化压力,“以价换量”仍是其未来市场的主基调,房价将保持相对平稳。

编者按:

 

据我处商品房备案科数据显示,我市商品住房6月份均价4149/平方米,同比上涨1.4%,环比微跌0.9%

 

2、统计局:70大中城市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明显  分化依然严重

 

国家统计局发布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43个,上涨的城市有20个,持平的城市有7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6.7%,最低为下降0.6%。同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9个,上涨的城市有1个。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7.7%,最低为下降10.1%。二手住宅价格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28个,上涨的城市有37个,持平的城市有5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6.3%,最低为下降0.9%。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67个,上涨的城市有3个。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9.1%,最低为下降12.8%。我省唐山、秦皇岛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环比、同比均下跌,石家庄环比上涨,同比下跌。

 

从城市看,房价下跌的城市正在减少,特别是已有过半城市二手住宅市场处于上涨态势。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20个和37个,分别比上月增加了2个和9个;下降的城市分别有43个和28个,分别比上月减少了5个和6个。从房价看,房价处于涨幅扩大的通道中,同比跌幅继续收窄。尽管绝大部分城市房价同比仍然下降,但随着环比上涨,部分城市同比降幅有所收窄。楼市分化依然严重。整体看,一线城市领跑,二线城市开始筑底上升,三、四线城市大部分依然环比下调。5月份房价环比上涨主要是一线城市涨幅较大所致,城市间分化加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一、二线城市房价环比、同比数据出现全面的转正,标志着从2014年开始的楼市调整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基本结束。

 

3、楼市“弱势企稳”  城市间发展不均衡

 

国家统计局本月发布“2015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对楼市相关数据进行了汇总。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2015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229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1%。其中,住宅投资21645亿元,增长2.9%,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0%。房屋施工面积6169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30356万平方米,增长2.5%。房屋新开工面积50305万平方米,下降16.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35091万平方米,下降17.6%。房屋竣工面积26611万平方米,下降13.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599万平方米,下降16.2%。土地购置面积76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0%。土地成交价款2192亿元,下降25.8%。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359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持平,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9.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3.9%。商品房销售额24409亿元,增长3.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5.1%,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2.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1.4%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5666万平方米,比4月末减少1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121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增加32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25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45966亿元,同比下降1.6%。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5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2.43,比上月回落0.13点。

 

河北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1376.1亿元,增长14.7%

 

今年前5月全国房地产市场成交、库存、新开工等主要指标趋于好转,尤其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5个月来首现正增长,显示楼市已现走出疲软区间的曙光。值得注意的是,楼市销售额数据率先上涨,而销售面积涨幅并不同步,这主要是因为一、二线城市房价相对较高,导致了市场总数据好转,但三、四线城市依然未明显好转。今年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数据首次正增长。这其中,国家统计局40个重点监测城市,即一、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7%,销售额增长5.8%;非重点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5%,销售额下降0.2%。经济发展不均衡、公共资源不均衡、产业布局不均衡、人口不均衡、库存不均衡导致了楼市成交量不均衡、政策刺激作用不均衡、房价上涨不均衡。从长远看,一、二线城市不太可能支撑全国房地产市场全面上涨。

 

4、楼市低迷致土地供应减少  上半年百城卖地收入下滑 

 

在楼市相对低迷的上半年,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全国多个城市的土地供应开始收紧,土地市场也进入了低潮期。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截止到629),全国百强城市合计出让11813宗土地,比去年的12782宗减少了969宗。土地出让面积由去年的8.15亿平方米降至今年的6.15亿平方米,降幅达24.6%。土地出让金为7021.7亿元,同比2014年同期的10890亿元下调了35.5%。成交楼面均价也由去年的1317.06/平米降到了1138.09/平米。一线城市的土地出让金也出现了明显的减少,上半年合计只有1655.6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605.2亿元下调了36.4%。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线城市总体成交量减少,但由于土地的日益稀缺,热点地块的争夺战仍十分常见,楼面价不降反升,平均楼面价由去年的8100/平米涨到了8649/平米,北京、上海两地还出现了“地王”。 今年上半年和去年上半年房企的心态也截然相反,去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房企较乐观,拿地规模比较大。楼市降温后,今年上半年,房企拿地趋于保守。相对来说,今年上半年的土地性价比较高。

 

中原地产张大伟分析,土地供应量的减少,是全国主要城市出现成交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北京等主要城市,挂牌土地明显减少,造成了土地市场的人为降温。另外,为规避风险,标杆房企布局重回一线城市,开发商加紧抢地补仓,致使一线城市的地价不断被拉高,这也体现了房企对一二线市场的看多情绪,对进入三四线市场则相对谨慎。预计下半年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会继续活跃,尤其是上海、深圳这两个城市,房企拿地的意愿较大,“地王”或许还会出现。另外,今年一些高库存的三四线城市,可能会限制土地出让规模,市场热度可能会好于预期。

 

5、上半年利好政策促进楼市复苏  北京豪宅表现突出

 

2015年上半年,在多项利好政策推动下,楼市低迷状态有所好转,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城市间分化加剧、豪宅扎堆入市、房企纷纷触网。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主要的54个城市当月的住宅签约套数明显上涨,住宅累计签约24.87万套,预计将再次突破5月份创造的年内成交记录。2015年上半年市场成交量上涨明显,其中一线城市累计签约21万套,较2014年同期上涨了42.9%,二线城市也上涨了16.9%,三、四线城市的成交量则基本平稳,整体市场有所复苏,但分化趋势也较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豪宅市场表现突出,交易量创新高。据亚豪机构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北京豪宅成交量逼近去年全年水平。15月,北京3000万元以上豪宅项目成交162套,去年全年的173套。6月第一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豪宅签约19套,创年内新高。每平米均价超过6万元的豪宅项目,实现成交57套,相比前一周增加17套,这是北京豪宅市场连续第四周成交量上涨。房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小户型、中小户型、中大户型和大户型等四类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分别为995593141370622293/平方米,环比增幅分别为-5.4%-7.3%-3.4%4.3%,同比增幅分别为2.5%0.4%8.0%1.2%。从环比同比增幅看,中大户型增幅比较明显,环比小降是对上个季度增幅较大的一次回调;大户型的价格比较坚挺,创历史新高。业内人士分析,豪宅销售周期一般需要58年以上,但眼下销售十分火爆。这是因为前几年的“地王”逐渐入市,楼面价较高,要想有获利空间未来只能建造精装修的中高端产品,反过来高价住宅又刺激了周边房源的成交价格。持续不断的利好因素,促使刚需和改善性购房需求积极入市,整体去化率都有明显提升。
------分隔线----------------------------